明渠式紫外线消毒器对各类病原体具有显著的杀灭效果。无论是常见的大肠杆菌、痢疾杆菌等细菌,以及贾第虫、隐孢子虫等寄生虫,都能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得到有效控制。其杀菌效率高,在合适的光照强度与接触时间下,杀菌率可达 99以上,能迅速降低水中微生物的浓度,满足严格的水质卫生标准要求,保障饮用水、污水回用等场景下的生物安全性。
它对不同种类、不同形态的微生物均有作用。不同于一些化学消毒剂可能对某些特定微生物有较好的杀灭效果,而对另一些微生物效果欠佳的情况,紫外线消毒不受微生物种类的限制。无论是革兰氏阳性菌、革兰氏阴性菌,还是孢子、芽孢等具有较强抗逆性的微生物形态,只要暴露在足够的紫外线辐射下,都会被抑制或杀灭,这使得它在复杂的水体环境中,如含有多种微生物的污水或水源水消毒时,具有广泛的应用适应性。
在消毒过程中,明渠式紫外线消毒器不产生任何化学副产物,不会向水中引入新的有害物质。这与使用氯气、臭氧等化学消毒剂形成鲜明对比,避免了因消毒剂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长期潜在危害,如氯消毒可能产生的三卤甲烷等致癌消毒副产物。对于一些对水质纯度要求较高的场合,如电子工业超纯水制备、水产养殖等,紫外线消毒的无化学污染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消毒方式,保证了水的纯净度与安全性,符合现代环保与健康理念。
设备结构相对简单,主要由紫外线灯管、明渠流槽、镇流器、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。日常运行中,无需复杂的操作流程,只需定期检查紫外线灯管的工作情况,如灯管是否点亮、亮度是否正常等,以及保持明渠的清洁,防止杂物堆积影响水流和紫外线穿透即可。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,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运行参数,如照射时间、水流速度等,实现无人值守运行,降低了人工成本与管理难度,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。
明渠式紫外线消毒器的使用注意事项:
1.安全操作方面
-电气安全:在使用前,确保电源连接正确、可靠,检查电源线无损坏,插头连接紧固,且电源线和插座符合相应标准,避免电源线与水或其他液体接触。
-紫外线防护:设备运行时,不要将手或其他物体放入设备内部,以免直接接触到紫外线,避免眼睛或皮肤受伤;不要长时间直接注视紫外线灯管。
-防止触电:设备在通电状态下,禁止触摸电气部件,防止触电事故。
2.设备运行方面
-避免频繁启停:避免频繁开关设备,这会影响灯管的寿命。
-水位控制:确保明渠内的水位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,既不能过高导致设备淹没,也不能过低影响消毒效果。定期检查液位检测装置的工作状态,如有故障及时维修或更换。
-水质要求:虽然明渠式紫外线消毒器对水质的适应性较强,但水中应尽量避免含有大量的悬浮物、有机物和杂质,以免影响紫外线的穿透和杀菌效果。必要时,可在消毒器前设置预处理设施,如格栅、沉淀池等。
3.日常维护方面
-灯管维护:按照灯管的使用寿命和厂家建议,定期更换紫外线灯管。更换灯管时,应由专业人员操作,避免触碰灯管表面,同时注意灯管的型号和规格应与设备匹配。
-清洗设备: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,保持设备的清洁卫生。清洗时,可使用柔软的湿布擦拭设备外壳,对于石英套管等部件,可按照厂家提供的清洗方法进行清洗,如采用气动式机械自动清洗或手工清洗等。
-设备检查:定期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,包括排架、灯管、套管、电气系统、控制系统等,检查是否有松动、损坏或腐蚀等情况,及时进行紧固、修复或更换。
4.环境因素方面
-温度和湿度:设备应在规定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范围内使用,一般室温在0℃至40℃之间,湿度在30至80之间。
-通风条件:设备通常需要放置在空气流通的地方,以确保紫外线能够充分照射整个空间,同时有利于设备的散热。
-避免干扰:设备周围应避免有强电磁场、振动源或其他可能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干扰因素。